每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其实是对各个高校的一种检验。由于近十年来,在设计界“中国风”的运用在广泛流行。民族化的设计如何去表达?各个高校也都在探索,从本届时装周上看,学生们表现得更加凝练,摒弃了具象的图形和概念式的拼贴,注重于内在精神的提练。
“要知道把民族风表达得有时尚感、现代感,是十分不容易的。”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8188www威尼斯院长,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超德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的设计发布,作品设计十分简约,但同时利用设计智慧将民族风格融入其中,充满设计智慧,这是其他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一些院校在表现地域文化主张、文化立场时,具象的痕迹并不明显,设计处理方法也较柔和,将内在精神表现在设计形式之中,减少了图解式的、夸张的设计形式感。这样设计作品的品格就更加高级”。李超德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院校之间需要相互学习的地方,学习如何将外扩形式感变得更加含蓄,从而表达出真正的精神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上,美术、艺术类院校、综合型高校、高职院校都在其中,其各自的特点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据李超德分析,托身于美术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则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特别是在色彩的修养方面,这类院校在时装周的展示中,更加强调整体设计的艺术趣味和效果,其中包括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综合型高校、特别是以纺织学科为依托的的高校,就会更加注重艺术与技术工艺的完美结合,这类院校在大学生时装周上的展示,有着自己明显的痕迹,比如,比较注重面料与结构,更多的考虑到作品的商业化与成衣化,这类院校包括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等;而高职院校可能对工艺、版型更加侧重。
“不同类别的院校殊途同归、聚集在一起,其中自然存在着差异化,因而学校之间交流学习的意义也就非同一般。在各个院校的相互学习交流的同时,应该避免同质化培养人才,应该更多强调院校的培养特色,卓有成效地促进中国服装设计教育的全面进步。”李超德强调说,这就是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基于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而存在的重要意义。
李超德坦言,无论是哪一类院校都存在着自己的不足,令人欣喜的是,各个高校目前都在关注新材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因为设计再好也需要技术去表达,而将面料设计与服装设计完美结合,还有待提高。